政策研究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 政策倡議 / 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
只有當愈來愈多人理解、包容而且尊重多元家庭時,彩虹的美麗才能跨越界線。

2005年,同家會成立之後,逐漸從社群支持團體,邁向推廣多元家庭政策的倡議組織,2016年同家會開始參與「婚姻平權大平台」運作,持續推動婚姻平權,在社群的支持下,2019年終於迎來《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通過,同志家庭的權利,逐步獲得法律保障,但我們知道仍有未竟之處,同志家庭無法共同收養無血緣子女,多數跨國家庭無法與子女建立關係,同志伴侶婚後,也依舊無法使用《人工生殖法》擁有孩子。
專法剛通過之際,諸多政府機關仍未看見同志家庭的存在,行政表單充斥「父/母欄位」,無視家庭結構的多元型態,2020年,如何讓政府能看見同志家庭的存在,並加緊調整政策與配套措施,仍需要同家會持續監督與提供專業諮詢。
單身與同志人工生殖政策
2007年,臺灣通過《人工生殖法》,僅有異性戀不孕夫妻可以使用,單身與同志伴侶皆不能在自己的國家使用人工生殖技術,只能遠渡重洋,花費巨大時間與物質成本,方能擁有血親子女,透過倡議行動與政策研擬,同家會持續爭取同志生養權利!
同志無血緣收養
單身同志自2012年開始,透過向收出養媒合機構遞交收養申請,並經歷社工評估與司法事務官裁定後,方可收養無血緣子女。
2023年5月17日前三讀通過之「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第二十條條文修正案」,同性配偶可以收養無血緣關係的子女,包括一方收養他方養子女及共同收養第三人子女。
友善多元家庭環境
透過專業培訓,協助專業工作者,如社工、教師、諮商、司法從業人員認識與了解同志家庭發展與處境,不讓歧視與誤解,形成服務同志家庭的鴻溝,並透過與公部門的合作關係,提供政策與行政措施建議,完善《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後續修法,提供同志家庭法律諮詢與個案協助。
部落格
分享同志家庭故事、親職教養資源、同志生養與政策倡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