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寶寶的奇幻旅程-單身與同志人工生殖手冊|免費試閱
全書內容
序★全文公開
第一章:現實挑戰:台灣人工生殖現況介紹★全文公開
第二章:生小孩之前:準備與討論★近期上架,敬請期待
第三章:同志成家之旅:海外人工生殖醫療選擇★近期上架,敬請期待
第四章:生小孩之後:同志配偶收養與教育★近期上架,敬請期待
不想等待?
完整《彩虹寶寶的奇幻旅程—單身與同志人工生殖手冊》內容,開放索取!
家慧之友免費索取
非家慧之友,歡迎加入捐款行列支持同家會
如何成為家慧之友?每個月500元以上信用卡扣款即可!每月還可免費參加活動!
___________
序
你是想要生養小孩的同志嗎?或是你身邊有同志想要生養小孩?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會相信,同志也能成為好家長,無論是兩個媽媽、兩個爸爸或是一個媽媽、一個爸爸,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家庭都應該受到保障與尊重!
透過收養與人工生殖,同志可以實現生養小孩的心願,同時,我們也了解同志成家時的不安與需求。自2010年開始,台灣同志社群開始分享海外人工生殖的資訊,2012年兒少法修法後,同志朋友更多了「單身收養」的管道,但不論是選擇進行人工生殖,或是申請單身收養,許多同志朋友依舊不知道,到底該如何跨出成家的第一步。
我們整合家長社群的經驗,開辦數場家長經驗分享講座,跨海尋求友善同志的生殖資訊,將海外醫療資訊帶進台灣,開設多場成家之路工作坊,或是邀請收出養機構社工,分享陪伴同志收養的實務經驗,目的希望以兒童福祉為根本,提供想要生養小孩的同志所需協助。
其中,人工生殖因為受限於台灣法規限制,同志們必須跨越困難重重赴海外求孕,語言文化差異之外,高昂的費用,多元的診療資訊,往往讓渴望生育的同志朋友卻步。2016年同家會出版台灣第一本以同志家長經驗為主的人工生殖專書,《彩虹寶寶的奇幻旅程-單身與同志人工生殖手冊》,書中收集四十多個家庭的第一手經驗,以及許多值得深思的情境和議題,提供台灣以及海外各地無數渴望生育的同志、相關專業從業人員寶貴的參考意見。
隨著2019年台灣通過同婚專法,寶寶們在成長,家長們也在成長,同家會更是!2020年,我們出版手冊續集,新增同志配偶收養、同志爸爸經驗及親職教養內容,希望為這段旅程再訂下一個新註腳,也希望本著初衷,提供想要生養的同志,以及未來的同志家庭小孩更多支持與協助。後續有任何需要,無論是生養諮詢,或是想要認識其他更多同志家庭,都歡迎與同家會聯繫。
成家路上,歡迎與我們相伴同行!
聯繫方式
臉書、網路搜尋: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LINE:@lgbtfamily
活動邀約洽詢:[email protected]
生養資訊洽詢:[email protected]
電話:02-23650790 上班時段(Mon~Fri ,09:00~12:00,13:00~18:00)
___________
第一章:現實挑戰:台灣人工生殖現況介紹
「我是同志,我想要小孩,為什麼我不可以直接到台灣診所做人工生殖?」
「我和太太結婚了,她懷孕生的小孩,為何我還需要收養?」
「什麼是新形態代孕?同志到海外代孕需要準備多少錢?」
為什麼結婚後,同志仍然無法使用人工生殖?
同志生養的第一道難題,在於台灣的人工生殖技術僅限於已婚異性戀配偶使用。2019年5月《釋字748號施行法》通過後,同志得以結婚,但攸關人工生殖技術使用的《人工生殖法》尚未修正,故同志仍無法使用台灣的人工生殖技術。同志若想透過人工生殖技術生養小孩,在台灣選擇有限,例如自體滴精或是協議多人家庭,仰賴雙方信任關係,也缺乏法律保障。部分台灣人工生殖診所可提供前階段檢測、週期監控和藥物施用,但效益有限,故多數同志選擇赴海外求子。
同志婚後生下小孩,仍需要收養?
因同志家庭不適用民法以及民法中的「婚生推定」概念,而是適用《釋字748號施行法》,即使赴海外求子成功,已婚同志配偶中,與小孩沒有血緣關聯的一方,仍需要透過「收養」,才建立與小孩的親子關係,更多關於收養內容,請參照本手冊第四章《生小孩之後:同志配偶收養與教育》。
價格至上?海外人工生殖挑戰
當網路搜尋關鍵字「人工生殖」或是「代孕」時,你如何確定所獲得的相關資訊是安全的?你可能聽聞,東南亞及東歐等國家也可提供人工生殖技術及代孕服務,費用較合法的國家低廉,但風險較高。
我們必須在此提醒有意生養的同志,若沒有充分的法律保障,或是該國並非同志友善環境,所負擔的風險與代價可能包含:時間與金錢損失、受騙上當、後續法律訴訟、無法將小孩順利帶回台灣,甚至無法取得親權的危機,也可能讓代孕者和新生兒陷於健康和人身風險。遊走法律邊緣的決定,會讓您的求子之路格外辛苦,這是同家會所不樂見的。
台灣在同婚專法通過施行後,同家會作為同志家庭權益倡議團體,並不滿足於現況法律的保障程度,仍希望持續倡議修法,讓同性配偶也能與已婚異性戀配偶享有相同的使用人工生殖技術權利,但在法律修改前,我們仍希望提供給同志社群合法、多元的成家選擇!
不可不知的《人工生殖法》重點
台灣的人工生殖受到法律規範,同志在考慮是否使用人工生殖技術前,務必留意,以免誤觸法網或是走了冤枉路。
台灣的人工生殖技術受到《人工生殖法》規範,重要的法律要件包含:
◼不適用單身或同性配偶:僅適用對象已婚不孕夫妻,換言之,同性配偶不論有無登記均無法在台灣使用人工生殖技術。
◼不允許代孕:夫妻雙方,妻子必須有子宮,換言之,台灣的人工生殖法律規範不論是同性或是異性配偶,均不可使用代孕。
◼不可同時捐精與捐卵:可使用捐贈之精子或卵子,但至少一方血緣,換言之,不論是同性或是異性配偶,均不可同時使用捐贈的精子及卵子。
◼無法指定捐贈生殖細胞,依據人工生殖法第13條規定,醫療機構實施人工生殖,不得應受術者要求,使用特定人捐贈之生殖細胞;接受捐贈生殖細胞,不得應捐贈人要求,用於特定之受術對象。醫療機構僅提供捐贈人之種族、膚色及血型資料,供受術者參考。
◼依據《人工生殖子女親屬關係查詢辦法》第三條,人工生殖所生之子女,可在收養、被收養與結婚時,查詢人工生殖相關醫療資料,但仍無法知道捐贈者之真實身分。
還未修法前,您可能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誤踩法律紅線?
◼如果您是醫生,為同志在台灣進行人工生殖(人工受孕、胚胎移植)。
◼仲介他人(含親友)進行精卵交易及人工生殖,並收取費用。
◼未經許可,自行進口精子或卵子進行人工生殖。
滴精與私下借精可行嗎?協議結婚共同撫養可行嗎?
台灣有相當先進的醫療技術,但受限於法律規定,同志使用人工生殖技術處處受到限制,有些同志因此選擇滴精或私下借精,或是經由協議結婚,由其中一方生育小孩後,組成多人家庭共同撫養,或是分開撫養。
我們必須提醒,親權無法透過契約主動放棄,法律層面,生母與生父的身分認定深深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例如財產繼承、撫養義務等,此外私下約定的捐精者或是捐卵者,事先同意不介入親子關係,但未來在法律上仍有權利行使親權,如生父認領程序,也可能影響既有家庭或親子關係。
若想協議結婚的朋友,除了在現實生活中,雙方需討論如何共同分擔家長的責任義務外,在台灣法律限制下,每一位子女的法律家長僅能有兩位,原先未進入協議婚姻的同志伴侶,若希望跟子女建立親子關係,需要已進入協議婚姻中的一方,放棄子女親權,並透過同婚專法第20條繼親收養流程,方能原先讓未進入協議婚姻的伴侶擁有孩子親權。
上述這些方式是否可行因人而異,我們相信,家長越是敞開心胸與小孩談論自己的身世,越能創造接納與理解的親子關係與自我認同,最重要的是,以小孩最佳利益為考量,作為這趟旅程的初心!
如何與私人捐精者協調,滴精同志家長這麼做
「我自己是覺得彼此對孩子的想法越單純越好,捐精者若一開始就無法"放心信任",擔心未來會要養孩子,或是,妳們如果也無法放心這位"捐精者",擔心未來會要求孩子對他盡孝或擔心爭取撫養權,我想這就不適合了。
我跟孩子的生理爸爸是朋友介紹的,彼此也沒有什麼交集,但一開始我直白地問對方,他會在意孩子知道他是誰嗎?或是那天在路上遇到了他會希望孩子叫他什麼?諸如此類的問題。從聊天中了解對方對這件事的想法,也讓對方知道,未來我會怎麼跟孩子說她們是怎麼來的。我自己是會誠實的跟孩子說怎麼有她們的。
如果生理爸爸也愛孩子,希望也可以照顧孩子或碰面之類的,妳們是否可以安心接受這個人自己主動對孩子盡一份心力,或是跟孩子有好的互動?若這些問題彼此無法安心或有共識,那我覺得這就不會是好的人選,不要為了“精子”冒險。未來會怎樣沒有人知道,但我覺得在當下事情越單純越簡單越自然,未來問題應該也會減少很多,因為就算可以用法律去約束,但以上狀況一旦發生除了大人煩惱外,孩子也一定會被影響。」
—同志家長Patty Yu
看不過癮,還想想了解更多?
完整《彩虹寶寶的奇幻旅程—單身與同志人工生殖手冊》內容,開放索取!
家慧之友免費索取
非家慧之友,歡迎加入捐款行列支持同家會
如何成為家慧之友?每個月300元以上信用卡扣款即可!每月還可免費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