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Q家庭服務與教育諮詢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 家庭服務與教育 / FAQ家庭服務與教育諮詢

FAQ家庭服務與教育諮詢

2019年5月17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然同志家長們,要收養另一方親生子女時,目前需要透過社工訪視以及法院裁定,在社工訪視或法院裁定之前,都會需要上親職準備課程,而社工夥伴或是家長們也憂心,不知道怎麼幫同志家長們上課以及找到合適的課程可以給同志家庭上課,因此同家會從2019年陸續與台灣各地的地方法院,舉辦同志配偶親職支持團體課程,邀請再走收養程序的家長,在收養準備課程中,同家會也能陪伴您一起走。

Image

家庭服務篇

A. 用您一家習慣的方式,介紹我們家是同志家庭,每個家長習慣的方式不同,有些家長會習慣介紹時,第一句話直接說我們是同志家庭,有些家長的方式會是習慣用我們兩個人是伴侶一起生的小孩。
B. 同家會的家長經驗分享,若一開始跟著路人講的內容,孩子也在一旁聽,若當下不想跟路人介紹同志家庭時,請在回家有空時,跟孩子解釋白天為什麼會這樣跟路人說。

看孩子的年紀與特質,可以用繪本或是影片或是其他您自在的方式,跟孩子介紹同志家庭。

請先離開現場,或是先保護自己與孩子,可以尋找同家會,有法律相關的律師名單。

同志子女學校教育篇

看您一家習慣的介紹方式,可以觀察學校對於同志家庭的反應,邀請您建立友善生活環境陪伴孩子長大。

A. 看您一家的習慣,若您想積極參與孩子學校事務,可以在學校擔任志工為孩子把關,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想匿名,可以打匿名電話致輔導室和校長室,僅需要強調自己是在學學生的家長,並訴求希望這類宗教志工團體離開校園,可以的話盡量提供校方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案或更多證據佐證該團體的不適合進入校園。
B. 或是撥打1999(需具名)、或各縣市教育局的督學,向督學表示自己孩子的學校有哪些違反教育基本法跟校外人士入校辦法的部分,資料越多越好。

聯絡我們

請填寫以下表單,留下清楚的訊息,我們將會立即與您聯繫。

聯絡方式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73號10樓

信箱:

[email protected]

電話:

02-2365-0790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共同書寫台灣同志家庭文化、推廣同志家庭社會能見度,促進各地區同志家庭交流,創造互助資源網絡。

捐款支持 or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