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孕的過程是學習如何去當一個爸爸—毛毛的故事
2024/08/09
518
同志家長的經驗談
我是毛毛,我們家是男生宿舍,有兩位爸爸和兩個兒子,大兒子朱古力在2015年出生,小兒子邁邁在2021年出生,是很熱鬧的男生宿舍。
我是毛毛,我們家是男生宿舍,有兩位爸爸和兩個兒子,大兒子朱古力在2015年出生,小兒子邁邁在2021年出生,是很熱鬧的男生宿舍。
社工安排我們跟小孩見面的那一天,真的緊張到有一點點皮皮挫,期待又擔心,見面那一瞬間熱淚盈眶:「天哪!這就是我的小孩啊」,那種感覺比一見鍾情還強烈十倍二十倍。
我是我爸媽收養的小孩,爸媽在一起34年了,從高中交往到現在感情一直很穩定,30歲的時候他們有車有房,但一直覺得少了什麼,那時候我媽也有去求醫生幫忙,但診所都不方便。有天爸爸認識的一個大哥朋友介紹一間婦產科,剛好有小孩出生但生母沒辦法養育,就問「你們要不要來看看?」
今(2024)年 5 月 14 日,國健署提出《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下稱草案),法案預告期至 7 月 13 日。作為同志團體,我們肯定法案開放的方向,但同時也對於個別條文存在一些疑慮,因此對於草案修正方向聯合提出以下聲明。
去國外生可能一次要花六十萬,也不保證受孕,可能要花個一百多萬。我們把存款拿出來看了看,因為兩個人都沒多少錢,算算大概只能做一兩次就散盡家財了,老婆說要散盡家財生一個小孩也是可以,或是用另一個方式就是透過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