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邀連署】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少子女化對策納入同志家庭
「疫情管制下,生育機會一直流失,何時我才能在台灣使用人工生殖?」「如果太太確診,小孩和我沒有親權、沒有法律關係,誰會保護我們的家?」「我們想要收養小孩,卻被告知要恢復單身才行,疫情當下難道是離婚的好時機嗎?!」
「疫情管制下,生育機會一直流失,何時我才能在台灣使用人工生殖?」「如果太太確診,小孩和我沒有親權、沒有法律關係,誰會保護我們的家?」「我們想要收養小孩,卻被告知要恢復單身才行,疫情當下難道是離婚的好時機嗎?!」
彩虹家庭萬事屋,同家會在2021年開設的全新系列文章,透過同志家庭經驗分享,或是專業人士的說明,分析同志家庭常見的疑難雜症! 本篇要分享同志朋友經常諮詢同家會的問題:自助滴精可以嗎?會有甚麼風險呢?
透過《兩個爸爸》一書,我們可以看見許多同志家庭建立的縮影,從與原生家庭出櫃的困難到生養後面臨的社會挑戰,同家會始終相信唯有看見生命故事,我們才能了解平等成家的可貴,子良爸爸摘錄書中的文字,分享給台灣同志家庭社群與想生養的同志朋友們。
「彩虹寶寶的奇幻旅程-單身與同志人工生殖手冊」2020版來了! 精彩內容包含: 第一章:現實挑戰:台灣人工生殖現況介紹 第二章:生小孩之前:準備與討論 第三章:同志成家之旅:海外人工生殖醫療選擇 第四章:生小孩之後:同志配偶收養與教育
在上一篇的家長經驗分享中,Sean談論了同志生養方式與教養觀,還有出櫃策略等等面向,在教育現場篇則是分享同志家長對教育現場的期待,還有幼教系同學現場提出的精采QA!
在疫情爆發的此時此刻,許多同志因為需要長期居家,往往會面臨與原生家庭衝突或關係緊張的時刻,同家會分享家人接納計劃 (Family Acceptance Project®,簡稱FAP)的實證研究資源,也分享給因為子女是同志而感到不安的家長們。
行政院公佈少子女化對策,提供許多鼓勵生育的政策配套,對此同家會、彩虹平權大平台以及熱線發起了聲明,也會在未來一週募集連署,公布並送至行政院。
婦女新知基金會聯合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在今(5)日召開記者會,針對育兒政策提出改革與配套,期盼政府採納,包括提高育兒假津貼、育嬰假更彈性、放寬育嬰津貼及托育補助不能同時請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