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孩子談論同志

2024/09/30   447   同志家長的經驗談

6.png


致力於同志家庭議題及性別平等政策的議員許家蓓日前因病逝世,她的伴侶—同時也是致力於性別平等的立法委員吳沛憶—在網路上公開了兩人的感情關係。

我們惋惜同志運動夥伴的離世,面對親愛之人過世後才能公開戀情而感到不捨。與孩子談論困難議題,如死亡、愛與失去,是一項挑戰,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對世界的觀點會更加多元且複雜,是時候與他們聊聊你對同志議題的看法!


文章分為初階版與進階版,可以視孩子的年齡、理解狀態、過去討論頻率等因素作為參考!

本篇文章不論您是否身為同志家庭成員,都能參考適用!


如何與孩子談論同志話題—初階版本
適合對象:學齡前、第一次嘗試與孩子談論同志


1. 選擇合適的時機與地點

  • 孩子的情緒狀態:確保孩子情緒穩定,沒有其他事情分心。

  • 私密空間:選擇一個安靜、不受打擾的地方,讓孩子感到安全。

  • 家長保持輕鬆自然的態度:避免打斷孩子本來的遊戲情境,或是擺出大陣仗,讓親子之間感覺如臨大敵,同志話題可以是貼近生活的!

2. 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解釋

  • 使用簡單的詞彙: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解釋何謂同志,「有些男生喜歡男生,有些男生喜歡女生,有些人全部都喜歡,這都是很棒的愛!」。

  • 比喻與故事:可以使用簡化版本的故事幫助孩子理解。例如,「從前從前,有兩個女生,他們非常愛對方,但因為大家對她們的愛不了解,所以她們不敢跟更多人分享」

3.強調愛與尊重

  • 愛的各種形式:告訴孩子,愛有很多種形式,不只限於男女之間。「女生和女生也可以結婚,男生和男生也可以結婚」

  • 示範肯認式的語言:為孩子示範如何使用正向語言描述多元情感,「相愛的人都能幸福,我覺得很開心!」「能遇到喜歡的人,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表達自己的感覺是很勇敢的事喔」

4. 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

  • 耐心傾聽:鼓勵孩子提出問題,並耐心回答。

  • 誠實以對: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給予誠實且適當的答案。


★ ★ ★ ★

如何與孩子談論同志—進階版本
適合對象:青少年、已經和孩子討論過多次同志議題

1. 從多元性出發

  • 強調人的多樣性:告訴孩子,性傾向有很多種形式,可擴展到性別認同(有些人認為自己的性別,跟出生時被指定的性別不同)、性別氣質(陽剛可以是女孩的樣子,陰柔也可以是男孩的樣子)的差異。若你身為同志家庭成員,你的生命故事就是最好的素材!

  • 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尊重每個人表達愛的自由,不論他們的選擇是什麼、決定要在哪個時機點表達,或是選擇以什麼方式表達自己。

2.情感與家庭支持

  • 分享你的感受:適時分享你對這個事件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也會受到影響,不論是悲傷或是失落,孩子需要看見家長示範如何與情緒共處:「我看到別人傷心,我也很難過,但我很高興有你陪在我身邊。」。

  • 強調家庭的愛: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愛與支持,不論他們的性傾向為何,或是遇到任何困難,他們有你全部的支持,並鼓勵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尋求幫助。

3.探討社會議題

  • 歧視與霸凌:討論異性戀主流社會上對同志的歧視和霸凌現象,讓孩子了解這些行為不正確且傷害他人,並討論同志出櫃可能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以及如何尋求專業與同儕的支持。

  • 平權運動:分享台灣同志平權運動的歷史和現況,讓孩子了解台灣社會的進步及眾多支持者共同努力的成果,協助孩子建立為自己「採取行動」的心態,當一小群人團結合作,我們就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4. 開放式對話

  • 傾聽孩子的心聲:青少年在意自己是否被認真對待,且能敏銳偵測這場對話是否說教意味濃厚,建議家長謹慎選擇討論時機,以輕鬆自然的方式提問,並以聆聽孩子為優先,給予孩子充分的表達空間,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 尊重不同觀點:當孩子進入青少年時期,即使意見不同,也要尊重彼此的觀點,並保持開放的態度。如果這是你第一次與孩子談論同志議題,請保持耐心,家長需要持續地溝通,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慢慢理解。

  • 鼓勵批判性思考:引導孩子思考,讓他們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範例對話開場白

  • 「你最近有沒有注意到某個新聞事件?關於一個政治人物生病過世了,來不及跟她的女友結婚,你聽到有什麼感覺?」

  • 「如果你的朋友告訴你他是同性戀,你會怎麼回應?」


最後,寫給同志家長的備忘錄

  • 家長的態度對孩子影響深遠,當同志家長以開放的心態談論同志議題,在日常生活中輕鬆自在與其他同志和同志家庭相處,孩子也能感受到身處多元環境的自在,進而對自己同志家庭的身份感到自豪!

  • 若你需要更多資源與支持,歡迎加入官方LINE帳號參與線上講座、團體聚會或收聽Podcast,或直接與我們聯繫預約一對一諮詢,加入同志家庭社群的行列,感受一整個村莊的支持!



其他相關部落格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共同書寫台灣同志家庭文化、推廣同志家庭社會能見度,促進各地區同志家庭交流,創造互助資源網絡。

捐款支持 or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