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孩子沒有我的血緣:海海、小狐與阿湯
我是海海,和老婆小狐還有一歲四個多月兒子阿湯,三個人一起在新北市永和租了一個小套房。海海這個名字來自五月天的歌名「人生海海」,我和老婆都是五迷,我們正式見面認識是在五月天的演唱會。我認識小狐的時候,她就是一個孩子王,很喜歡小孩;我沒有那麼喜歡小孩,因為養小孩要犧牲很多,也會失去自我,我一直都覺得我們兩個人就好了。
但我36歲的時候,發生了一個改變。
我的子宮因為疾病需要長期追蹤,那天回診的時候醫生告知,子宮病變成癌症了,建議我把子宮拿掉。我從小到大都沒住過院,當時聽到非常恐慌,想說天啊癌症,我要死掉了嗎?第一次覺得我離死亡那麼近。我突然意識到,如果我先走了小狐就會是一個人。如果只有兩人世界,自己或對方先走,另一個人會無法承受事實,但如果有個小孩可以陪伴,我覺得小孩會是支持對方渡過難關的力量。因為知道小狐一直都想要小孩,那時候我就跟她說,我們來生小孩吧。
小狐非常開心,立刻開始上網找資料,還找同家會幫忙,最後她做了一本計畫書,把同志有小孩的方式一一講給我聽,我們一起討論要什麼方式生。大部分的女同志會用a卵b生,b在法律上是媽媽,但a和小孩也有血緣,但是要去國外生可能一次要花六十萬,也不保證受孕,可能要花個一百多萬。我們把存款拿出來看了看,因為兩個人都沒多少錢,算算大概只能做一兩次就散盡家財了,老婆說要散盡家財生一個小孩也是可以,或是用另一個方式就是透過滴精,由老婆生下小孩,「但孩子就沒有你的血緣」。
我想說為什麼不把錢花在小孩身上,而是要花在血緣上,我就跟小狐說,「一個小孩就算是你生的,但你從來沒養過他,你也不會覺得那是你的小孩,反過來說,如果小孩沒有你的血緣,可是你每天花時間照顧,就會覺得那是你的小孩」,我們就決定先試試看滴精,能不能成功畢竟很看體質,如果滴精真的生不出來,也只能選擇人工生殖,最後很幸運的就成功了。我們當時也考慮過領養,但因為程序很複雜,要經過非常漫長的社工評估,耗費心力,我們討論這是三個方案裡最困難的,但如果真的人工生殖生不出來就會考慮。
其實我自己原本對於滴精是什麼也不清楚,還以為是吃的「滴雞精」,後來才知道滴精是算好排卵期,透過器具把精液注射到子宮內,模仿一般受孕的方式。一般人可能本來以為同志都是透過人工生殖,但其實也可以透過滴精,滴精的成功率比較接近一般自然受孕,機率也是看身體狀況。
我們當時對於精子的來源也有討論,希望找一個有點熟,又不要太熟的人,怕太熟的朋友以後見面會有點尷尬,擔心人家會以為他才是爸爸,但又不想找完全不熟的人,所以我們找了「有點熟,又不要太熟」的朋友,聊了很久彼此對於滴精和養育小孩的觀念,發現彼此價值觀很合,才決定讓他來幫助我們完成滴精。當時我問捐精者「你對於小孩的感想是什麼?你想和小孩建立什麼關係?」對方說,「我不想和小孩建立關係,他不想要當爸爸,他只是一個好心幫助我們的叔叔」我想這就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們就安心了。我還問他,小孩長大後也許想要知道自己的身世來源,「如果小孩想要見見面,你願意見面聯絡嗎?」他說「他可以接受跟他視訊」。我們不希望對方是很想要小孩才來捐精,擔心他對小孩有過度的感情,畢竟我們才是小孩的兩個媽媽,如果他對小孩有很強烈的感情,變成他才是家長,我反而會被排除在外,要找到捐精者不容易,至今還真的滿感謝他的。
我們備孕了半年後懷孕,但遇到萎縮卵,後來就流產了,當時我們很失落,幸好醫生安慰我們:是身體還不知道你要懷孕,但遇到萎縮卵的三個月內是黃金期,小孩很快就會來了。果然第二次就成功了。後來我身邊很多異性戀朋友也會跟我分享,她們也曾經歷萎縮卵,也是經歷過流產才有了現在的小孩,我才知道流產這麼普遍。
有次家族旅遊,我帶著老婆一起同行,我媽突然靠過來說「阿她怎麼變那麼胖?」,我說「沒有啦,她懷孕了」,我媽驚呼「男的女的」,我說男的,她歡天喜地,我家人也都很高興家裡有個金孫,我是家裡第一個有小孩的,我爸爸超級開心,我媽到現在都沒有問過精子是誰,他們覺得孩子來到我們家,我們養他照顧他那就是我們的小孩。
孩子生出來後,跟我所想的一樣,我真的很不在乎血緣,一樣很愛他。這點可能跟我的家庭背景有關,我姓曾,是雲林人,我阿公本來不是姓曾,他是被家族分來扶養的,我阿嬤是童養媳,也跟姓曾,但他們都不是原生的曾家人。我阿嬤還有個女兒,就是我姑姑,我爸媽生了四個小孩,因為姑姑一直沒有結婚,其中我二姐就過繼給姑姑,所以二姐有兩個媽媽,也在法院完成了收養,二姐從小就跟著姑姑生活,也會回來跟我們玩,大家感情都很好,其實我們家就是多元家庭的型態,這也是為什麼我真的不在意,畢竟血緣不講誰知道,所以最care的就是自己的心魔。很奇怪的是,阿湯明明就沒有我的DNA,帶出去大家都覺得像我!
當媽媽不容易的點太多,小孩小時候很皮爬上電視櫃我就會罵,小狐就會很著急說你不要罵他,好好跟他講,但換到她照顧的時候,她也是急到罵小孩,都是這類芝麻小事在吵。因為長輩年紀都很大,也不住在北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我和老婆討論後,她薪水比我高一些,我辭去正職打工,我們輪流一起照顧小孩。我一開始就說明,我不要當全職媽媽,我很害怕我喪失工作能力,我不想要跟社會脫節,也不要老婆不知道帶小孩的辛苦。我們還約定好了,不要在彼此很累的時候,還指責對方都不幫忙,如果我們都很累了,我們就都不要做;如果晚上太累不想洗澡,那就早上洗澡就好了。先照顧好大人,才有力氣照顧小孩,不要凡事都配合小孩。
生小孩前我們就有養狗,我私底下都是暱稱小狐叫「爸爸」,小狐會叫我「媽媽」,阿湯出生後我就說那就繼續這樣叫,但我也想過,長大後他就會發現「我叫爸爸的這個人是個女生」,到時候就讓阿湯自己決定要叫我們什麼,我們也不在乎稱呼,我們理想中的親子關係不是上對下的。
小孩報名公托的時候,我和小狐一起去告知老師,我們是同志家庭,因為解釋滴精太麻煩了,我們對外一律說是人工生殖,滿意外的是,公托老師完全不驚訝,可能現代社會新移民、單親、隔代照顧的各式各樣家庭太多了。鄰居媽媽自己照顧兩個小孩,看到我就說要出去玩囉,聊得都是媽媽的酸甜苦辣,沒有太在乎我們是不是同志家庭,我覺得大家用普通人的方式對待我們就是最好的,養小孩都是一樣辛苦的。
完整收聽海海、小狐與阿湯的故事:同志家庭Podcast【我們的孩子沒有我的血緣,so what?ft.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