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保人員遇見同志家庭

2023/12/18   599   同志家長的經驗談

「越來越多同志家庭公開自然地出現在公眾場合,身為托嬰中心和幼兒園的教保人員,該如何與同志家庭互動,才能表示友善呢?」
󠀠
將孩子送到托嬰中心和幼兒園,同志家庭的觀念與一般家庭無異,都是希望孩子能受到妥善照顧,健康長大!
󠀠
該怎麼稱呼學生家長,對很多來老師說是一大疑惑。
󠀠
根據教保人員回饋,一般爸爸+媽媽的稱呼不適用於同志家庭,有些同志家長們希望被稱呼為「媽媽、媽咪」、「爸爸、爸比」,有些則希望以英文名字替代,每個家庭都不一樣。
󠀠
站在同志家長的角度,則是希望家庭型態能受到尊重,讓孩子在學校時延續家中使用的稱謂,老師們若有任何疑問主動詢問家長,家長們也會樂意說明,避免迴避或不談造成更多誤會。更進一步,當其他孩子或家長有疑問時,老師若能事先預備合適的正向回應,就是平權神隊友!
󠀠
同家會的服務經驗顯示,同志家庭的組成非常多元,而各種性傾向或是性別認同組成的家庭都是由愛組成,抱持開放態度、主動說明顧慮的由來,加上友善且相互尊重的對話模式,才能創造雙贏的親師互動!此外,同家會提供演講培訓服務,希望所有校園環境都是彩虹寶寶能安心上學的友善環境!


預約演講培訓服務填寫邀訪表單
募集百人一起推動友善校園環境➤成為家慧之友

其他相關部落格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共同書寫台灣同志家庭文化、推廣同志家庭社會能見度,促進各地區同志家庭交流,創造互助資源網絡。

捐款支持 or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