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收養,有什麼不同?
「一開始交往,就知道她和前任有小孩,相處久了,希望透過收養,讓一家三口能夠成為法律上的一家人...」
「一起到國外做了代孕,寶寶是他的基因,但我也是實際上的爸爸,希望盡快收養寶寶,給小孩雙重保障...」
「想要給等家的孩子一個永遠的家,向社福機構社工洽詢,慎重思考後,正式遞交了收養文件...」
以上三種都是收養,你分得出有什麼不同嗎?
經由收養流程,縱使沒有血緣,家長和小孩也能建立起法律關係。更重要的是,這段親子關係,能夠獲得權利保障!
但,不同的成家方式,會遇到哪些不同收養的類型? 一起來了解!
「一開始交往,就知道她和前任有小孩,相處久了,希望透過收養,讓一家三口能夠成為法律上的一家人...」
重組家庭中,一般俗稱的「繼父、繼母」可透過繼親收養(或稱同志配偶收養),與小孩建立起法律關係。
對孩子而言,這是非常巨大的身份轉變,社工評估時也會特別著重收養是否有其必要性,以及收養對小孩的影響。
「一起到國外做了代孕,寶寶是他的基因,但我也是實際上的爸爸,希望盡快收養寶寶,給小孩雙重保障...」
不論是代孕或是人工生殖,同志可透過同志配偶收養(或稱繼親收養),收養配偶的親生子女。流程上前兩者相同,但實際上,因為是共同經歷生育流程,不同於前一案例的家長和家庭結構轉變,社工評估時主要著重在伴侶關係是否穩定和收養者的親職能力!
看更多關於繼親收養與同志配偶收養的介紹
「想要給等家的孩子一個永遠的家,找了社福機構社工洽詢,慎重思考後,正式遞交了收養文件...」
法律上單身的同志,可經由全國合格8間收出養機構評估、親職課程、媒合,試養後由法院裁定,完成收養流程。遺憾的是,限於專法,同志無法收養配偶的養子女,已婚的同志配偶也無法共同收養。
近期媒體報導的全台第一組同志收養家庭案中,圍圍和喵喵是一對男同志伴侶,圍圍先是以單身身份完成收養後,喵喵再以配偶身份收養對方的養女。與現行異性戀夫婦共同收養的模式—不需要分階段進行的方式—仍有差別。
看更多關於向機構收養的介紹
同婚通過已經兩年多了,同志團體持續為未竟事項努力。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彩虹平權大平台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為同性配偶無法共同收養子女的問題進行修法研議跟倡議,同時組成律師團協助三組同志收養家庭爭取權益!
同家會更提供各式講座和電話諮詢希望提供給想要收養(無論哪一種方式!)的同志正確資訊與洽詢管道。
歡迎您與我們聯繫或支持我們繼續為同志家庭服務!
👉預約:彩虹寶寶問事專線
👉捐款:支持同家會服務同志家庭
👉收聽:同志家長說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