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位公開分享同志家庭生活的同志爸爸】
【台灣第一位公開分享同志家庭生活的同志爸爸】
子良與思鐸,1994年於美國相戀,3年後即使美國尚未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仍在雙方親友的祝福下舉行婚禮互許承諾。2003年,愷樂的到來,讓他們從此有了同志爸爸的身分,子良一家是台灣第一組公開分享的同志爸爸,2005年,因緣際會參與當時剛成立「女同志媽媽聯盟」(同家會前身)聚會,當時的台灣同志媽媽社群,多數都是歷經一段異性戀婚姻而成為家長,相較於公開出櫃,甚至與小孩暢談同志身分的子良一家,當時的拉媽們(Lesbian moms)對於如何與社會談論同志家庭,甚至讓子女了解自身性傾向,在彼時的社會氛圍中,仍面臨許多制度與文化上的困境。
14年過去,2019年台灣終於迎來同性婚姻合法,透過同家會不間斷的社會教育與政策倡議,相較於數十年前的社會氛圍,台灣同志家庭的能見度逐漸提升,制度保障也正逐步改善,但唯有透過更多同志家庭的故事被看見,同志生養的艱辛與不易才能真正映入大眾的眼簾,進而喚起更多社會正義的思辯與同志家庭的權益改善。
透過《兩個爸爸》一書,我們可以看見許多同志家庭建立的縮影,從與原生家庭出櫃的困難到生養後面臨的社會挑戰,同家會始終相信唯有看見生命故事,我們才能了解平等成家的可貴,#子良爸爸摘錄書中的文字,#分享給台灣同志家庭社群與想生養的同志朋友們。
子良給大家的話
在這樣一個未能充分肯定同志權益的社會裡,要用心經營同志家庭,勢必會有持續不斷的挑戰。大事如法律保障、校園安全、工作住家權益等,小事如我們在台灣常遇到的好奇眼光,以及「結婚了沒」、「媽媽在哪裡」這類問題,很多都是源於「異性戀為常態」的假設與偏見。
因為我們是兩個爸爸的同志家庭,預想將來小孩可能會遇到的歧視問題,所以進一步討論到如何處理歧視。我們會尋求資源支持,也會堅持以公開出櫃的態度,讓周遭所有的人知道我們家庭的組成。很多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同志家長誠實公開他們的性傾向,這種態度對於同志家庭裡成長的孩子具有正面的影響,能幫助孩子正向成長。我們知道自己不可能提供孩子全面的保護,他/她仍然可能因為有兩個爸爸的身世而遭嘲弄,經歷傷害、憤怒、難過等情緒,所以我們會努力培養孩子的能力與技巧,好應對嘲弄與霸凌。我們相信,如果孩子從小就學會尊重人性的異同,將來對人類與世界將有助益。同時,我們會以身作則,不斷給予孩子愛、支持與鼓勵。
當學習變成負擔、變成和家長的拉鋸戰時,這樣的學習已經失去意義,這時如果家長繼續堅持並強迫孩子,只會破壞親子關係、傷害孩子。我和思鐸都和父親不親近,很少感受到父親給我們正面的支持與關愛,所以在教養愷樂的這條路上,戰戰兢兢地要避免重蹈覆轍,盡力做好父親的職責,盡我們所能給愷樂關愛與支持。
給孩子們完整適齡的性/別教育,才能幫助孩子有健康的身心發展,也才能防範性侵害的發生。我們從愷樂一出生,就立志做個「無話不能說」的家長,讓愷樂在性/別教育方面能夠有開明的認識管道。我們讓愷樂從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來源,跟他誠實分享我們是同志的生命故事。
我們最終的盼望是,台灣能有同志平權的一天,除了享有平等的婚姻權,也能在工作、生育、居住、移民、消費等各種議題上不受歧視,讓同志們能夠理直氣壯地出櫃,大大方方自由自在地生活。當然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是要靠很多人的努力,所以我常常以身作則來告訴同志們,在平權運動中,每個同志能夠做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出櫃,每當我們向一個人出櫃,就是用這機會教育這個人;當我們能改變一個人對同志的心思意念,讓他對同志議題有更多了解,進而成為同志的盟友,這延續擴散出去的漣漪效應是可觀的。不過我也了解出櫃的難處,因為我同樣經歷過這個困難。
出櫃等於是走出「異性戀特權」,離開「傳統家庭特權」,對男同志而言,出櫃更可能意謂失去一般的「男性特權」。失去「特權」會令人害怕,然而出櫃後所得到的自由、自尊與自信,卻是非常值得的。
養育孩子會對伴侶關係造成很多壓力,如果伴侶間無法好好溝通、努力維繫關係,難免會因為育兒、工作、養家的生活壓力,使得關係變質或惡化。像是對孩子的教養態度或模式,不見得伴侶間會有一致的看法,而且孩子和雙親的個別關係,也會因個性和相處應對的不同,建立出不同的親子關係,這些都會讓伴侶間產生摩擦。小孩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挑戰,家長要隨著他的成長變化來調整教養方式以及親子相處的機制。面對這些變化,伴侶間也可能因為兩人調整進度的不一致,造成衝突。
我們也會因為不同的事和愷樂起衝突,因為我們的成長背景、跟自己父母親的相處經驗不同,然而這種「代代相傳」的衝突、傷害和相處模式,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滲入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機制中,進而影響到親子關係,也影響到伴侶關係。
伴侶關係從不會是靜止的,會因為孩子的加入而產生更大的變化。當我們不小心把親子關係看得比伴侶關係更重要時,問題就會浮現。親子關係和伴侶關係的平衡並不容易,可是人生與家庭,不就是一個不斷尋找新的平衡點的旅程嗎?
想看更多《兩個爸爸》的故事嗎?
實體書網購
博客來 https://reurl.cc/OXdG5v
誠 品 https://reurl.cc/DvaaYm
金石堂 https://reurl.cc/8yQ0Dg
momo https://reurl.cc/E2kkWv
電子書網購
*博客來—https://reurl.cc/1YgGlp
*google Play—https://reurl.cc/yEn6lq
*Readmoo—https://reurl.cc/qgm0o0
*kobo—https://reurl.cc/nonLXv
*bookwalker—https://reurl.cc/bXzly6
齊心防疫,服務不打烊,同家會持續陪伴你成家!
「我想要小孩」生養諮詢信箱 :[email protected]
彩虹寶寶問事專線!預約諮詢:https://pse.is/3cv3xl
2020彩虹寶寶的奇幻旅程-單身與同志人工生殖手冊:
家慧之友免費索取 https://forms.gle/4Mymqp3hdYuxxz3t6
-
參與更多同家會活動:
https://pse.is/3b9tt7
掌握消息不漏接!一指加好友:
https://lin.ee/vK8Tbtd
支持同家會,爭取同志家庭權利:
https://neti.cc/Zw1mW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