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之家的故事

2020/09/15   1440   同志家庭故事




心中的太陽.png

我們的小家庭有三個人, 小茹、阿伶和陽陽。陽陽是我們收養的孩子,是我們用心生養的寶寶。陽陽有好多愛他的人,除了我們的家人阿公阿嬤和家族親戚外,日常生活裡還有乾媽乾爹的疼愛和照顧。此外,也時時刻刻放在我們心中的是,陽陽永遠擁有著很愛很愛他的-生他的爸爸和媽媽。

說到我們這一家的組成,小茹和阿伶從2012年開始交往,2018年公開地舉辦婚禮,在交往過程中,小茹一直很喜歡小孩,一直在跟阿伶討論想要有孩子的計畫,阿伶聽到小茹想要還要孩子,一方面不知道兩個女生怎麼生孩子,另一方面也在思考自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因為阿伶還在思考怎麼跟家庭出櫃,在某一年的跨年夜同家會在南部舉辦了成家座談會,邀請了去美國進行代孕的爸爸來分享海外的人工生殖經驗,也讓小茹和阿伶兩個人認識到其他正在準備生育子女的女同志,也陸續聽到有人真的去海外做人工生殖回來台灣的經驗。


在某一次小茹跟朋友聊天中,朋友詢問小茹怎麼不考慮收養無血緣的小孩,現在還有很多小孩在等家,小茹和阿伶兩個人在思考無血緣收養的可能性時,有一次偶然的機會,社工單位想了解同志伴侶的樣貌,邀請小茹和阿伶兩個人去分享,小茹微笑著說這是一個緣分呀。

後來小茹和阿伶決定去走無血緣收養的流程,跟著收出養機構上課,那時候同婚尚未通過,所以只能透過單身收養的方式走無血緣收養程序,小茹跟阿伶討論說,大寶由小茹當申請人,二寶在換阿伶當申請人,友善的收出養單位評估上,阿伶是小茹重要的支持系統,因此在討論過程中,由小茹當申請人,阿伶一同進入收出養的流程中,當孩子來到我們家的時候,就像是自己生出來的孩子,跟孩子一起長大,總是有不同的擔心,像是到了試養階段,那時候社工說孩子個性很穩定,不太會對外在環境笑,那時候小茹和阿伶的就會擔心是孩子會不會是自閉症,跟孩子想處久了,小茹和阿伶開玩笑地說現在擔心孩子是不是過動症。

這一天,小茹和阿伶要去法院,讓孩子有小茹這一方的親權,由於現在專法的限制,只能讓單身同志進行無血緣收養,雖然在收出養機構的評估是小茹和阿伶兩個人一起評估,現在的法律困境仍讓無血緣的小孩,僅能只有一位家長的親權。


目前同志單身收養的狀況,同家會從2016年起跟同志諮詢熱線共同為單身無血緣同志推出的懶人包資訊,更新到專法之後的版本啦!

除了小茹和阿伶在遇到伴侶無法進行無血緣的接續收養外,現在無血緣收養還有一個困境是,已婚的同志伴侶們,無法進入無血緣的收養流程。因此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與台灣諮詢熱線和彩虹平權大平台,共同組成2019年無血緣倡議團體,期盼未來透過同志團體間的倡議,改善目前的困境。


其他相關同志家庭介紹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共同書寫台灣同志家庭文化、推廣同志家庭社會能見度,促進各地區同志家庭交流,創造互助資源網絡。

捐款支持 or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