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太太、兒子是陌生人

2020/9/15   1394   同志家庭故事

            

lois.jpg

        一切都要從一齣電視劇說起。2004年首播的電視劇The L Word風靡全球,片中女同志伴侶Bette和Tina透過DIY滴精有了小孩,就此啟發Lois的生子想像。「看起來也不會很難,所以大眾媒體影響真的很大」Lois笑說。出國念書又是另一個機緣,有位女老師在Lois面前接起電話,結束後她說,「That’s my partner. She forgot to bring her keys.(那是我的伴侶,她忘了帶鑰匙)」 Lois又驚又喜,她的伴侶是個she!另一次老師臨時找不到保母,就帶著牙牙學語的兒子來開會。從電視劇到學校老師,同志有小孩在Lois心中越來越真實。

和中國伴侶C交往第九年時,C提出想要有小孩的想法,兩人沒有太多猶豫就決定採用滴精方式,花了一段時間尋尋覓覓捐精者,總算找到一位台灣朋友願意幫忙,由C負起懷孕的重責大任。難關才過了一半,C在北京工作,為了懷孕要算好日期來台灣DIY,除了工作、排假和生理期要配合,捐精者也要能配合。又是量體溫,又要請假,還得看機票,回想起過程,加上後續經歷小孩入籍、就學和疫情種種,讓Lois大嘆成家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交往初期,國籍不同的差異逐漸浮現,Lois疑惑為何C總是怒氣沖沖「你在生氣嗎?為什麼講話這麼大聲,我覺得你好兇」,中國長大的C真心以為「我們對台灣很好,我們每年春晚都會祝台灣人新年快樂耶!」隨著兩人交往時間一久,C對於兩岸關係也有嶄新的認識。兒子出生後,一家人決定在台灣共築新生活,只是一位媽媽是台灣人,一位媽媽是中國人,如何幫兒子取得台灣戶籍又是另一個挑戰。當方法用盡時,心力交瘁的兩人甚至連假結婚的念頭都曾經浮現。荒謬的是,兩個相愛的女人,明明已經組成家庭、生了兒子,竟還得結假婚來成全一個真家庭?好不容易各方協助下,戶籍問題暫時解決,沒想到緊接著爆發全球疫情。

2020年爆發Covid-19疫情,適逢C帶著兒子返回中國探親,意外滯留了近十個月。這段期間,一家人分居兩地,視訊時小男孩要求:「我要看我的故事書,我要看家裡的房間」,除了確保故事書和房間一切如昔,還要求Lois代為照顧心愛的皮卡丘玩具。在台灣期間,他們和多數家庭一樣以摩托車代步,小男孩不忘關心:「我好久沒有騎摩托車,摩托車會不會壞掉?」

疫情讓好不容易建立的家再次面臨困境,台灣跨國同婚尚未全面合法化,中國同婚更是遙遙無期,礙於國籍無法結婚的兩人,不管在哪一邊體制裡,都還稱不上是一個家。「我跟他們是陌生人」Lois擔心如果小朋友或是伴侶發生意外該怎麼辦。至於自己呢?單獨留在台灣的Lois,忙著上街頭,忙著尋找讓一家團聚的方法,未來疫情結束,仍有C迫切的居留問題尚待解決,這攸關著一家三口是否又將分散兩地,小男孩的生活與就學何去何從。

成家以來歷經波折,訪問時Lois才從另一場街頭記者會趕來,臉頰被太陽曬得赤紅,問她對於小孩有什麼期待嗎?她淡淡說,「要堅強,要快樂。即便我們是少數,還是要平安幸福。」



其他相關同志家庭介紹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共同書寫台灣同志家庭文化、推廣同志家庭社會能見度,促進各地區同志家庭交流,創造互助資源網絡。

成為家慧之友 or 聯絡我們